行业新闻 |
|
本类推荐新闻 |
|
本类热门新闻 |
|
|
新闻浏览 |
卫星导航定位:抗震救灾如何显身手 |
2008年10月15日 杭州绘天网 出处:中国测绘报
|
|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用于人类与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汶川大地震后,在争分夺秒的救援过程中,一些先进技术手段成为抗震救灾的有力手段。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就被成功运用于本次抗震救灾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通过我们在抗震救灾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略加阐述。
定 位
    救援人员持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用户终端设备在赶往灾区的过程中,通过定位得知经纬度坐标,然后对照地图就可以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并判断离救援目的地的距离,从而选择最佳路线,保证救援队伍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在行进过程中,如果发现沿途道路塌方堵塞,可以迅速进行定位,把位置信息及时通知后续部队,让其绕行,并报告指挥部,让指挥部能在第一时间内派出工程部队对损毁道路进行抢修。到达灾区获得位置信息后,及时通知指挥部、后援部队、其他合作部门,让他们明确目的地的精确位置。例如在小分队到达救援现场后,如需要人员增援、物资增援、设备增援,可将所在地经纬度通过通讯工具报告指挥部。另外,对可能产生二次灾害或有其他危险的区域,也可以通过共享位置信息告知其他相关人员。     实现这一功能可利用的设备主要是导航定位系统用户终端设备,如手持式“北斗”、 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手持式GPS接收机可以进行各种点、线、面数据的采集,精度通常在7至15米。也有精度达到亚米级甚至更高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型手持GPS、测量型GPS接收机,不过这些设备通常是用在灾前的精确监控,以及灾后对水库、大坝等特殊建筑的精确监控。便携式车载导航仪、PDA式GPS、GPS手机,以及PDA配合蓝牙GPS等主要应用于车辆导航的产品,通过内部安装的导航软件或定位软件,也可以实现这一功能。     此外,通过对大量相关地物的定位普查并进行统计分析,也可以为开展救灾与灾后重建的指挥、调度、管理、统筹和各项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对灾情信息快速上报和共享。在灾后重建的交通、农业、卫生、房屋重建、灾害预防等各方面的野外工作中,利用“北斗”、GPS的定位功能进行数据采集、计算(如长度、面积计算)和统计,可应用于整体或局部区域的决策、施工、综合治理。
导 航
    在抗震救灾工作中,通过定位得知目的地的位置信息后,利用“北斗”、GPS设备的导航功能可以让救援人员迅速到达目的地。     在道路没有毁坏的区域,通常是灾区的****区域,可以利用各种车载导航设备导航。在灾区通常使用手持式“北斗”、GPS设备导航。其原因,一是由于地震导致道路毁坏无法按照导航软件规划的路径行进,二是乡镇一级的区域导航地图不够详细,三是导航软件通常只有基于道路的智能规划功能,在点对点的直线规划方面不够直观。     手持式GPS可以通过航点、航线、航迹三种方式来导航。航点导航指通过输入已知点的经纬度坐标,在GPS设备中生成一个航点并将其设为目的地,即可进行导航。航线导航指通过输入多个已知点的经纬度坐标,在GPS设备中生成一条航线,即可进行导航。航迹导航有两种情况,一是行进时自己用GPS设备开启记录航迹功能,在到达目的地后将自动生成一条航迹,可利用它进行返航导航;另一种情况是利用与他人共享的航迹数据,直接进行导航。     手持式GPS通常还具有报警功能,包括偏离航线或航迹、接近航点、到达目的地附近等,都可以用不同方式报警。它在三防性能、耗电性方面通常都优于车载导航设备,因此更多地被应用于抗震救灾工作中。     此外,监控类的“北斗”、GPS设备也可用于抗震救灾工作中对人员和车辆的监控、指挥和调度工作。这类设备通常是利用内置手机卡的通讯功能来传输位置等信息,依赖通讯网络来实现监控、指挥和调度功能。而地震往往导致通讯中断、道路中断,救灾人员也往往比较集中,所以它的运用具有局限性。
通 讯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通讯设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汶川大地震后有线、无线通讯中断却给救援工作造成极大困难。卫星电话此时作用突显,但目前我国通信卫星较少,信号覆盖率和通信质量都不够高,加之灾区卫星电话极少。于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系统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救灾部队通过北斗系统陆续发回各种灾情和救援信息。     短信传送功能是“北斗”系统区别于其他导航定位系统的一大特点,这种优势在本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作为一个天基导航通信系统,犹如一条摧不垮的“生命线”,特别适合在地震灾害救援指挥中应用。终端用户向卫星发送短信息后,卫星将信息通过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和北斗运营中心可以发往全国各地的救灾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将命令处理后通过卫星播发给各终端,整个过程速度非常快,达到秒级。北斗卫星精密授时精度高达10至20纳秒(双向),充分保障了救援工作通讯的实时性。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迅速将“北斗一号”终端机配备给一线救援部队。“北斗”能为救援小组或救援车配备卫星导航接收终端,该终端不但可接收北斗卫星的导航信号,还可以用短报文的形式与指挥中心取得联系。指挥人员在监控中心可随时通过监控屏幕关注每个救援小组的位置信息,必要时也可以短报文形式发出监控指令,北斗导航系统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     “北斗”系统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成功运用,进一步突显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重要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北斗系统的建成,打破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垄断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局面,大大推进了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和军事信息化的水平。
本文已被浏览 7078 次
|
|
|
相关评论 |
|
|